东城区劳动仲裁
用人单位如何防范加班费争议风险
有HR在微信上向东城区劳动仲裁律师咨询:用人单位如何防范加班费争议风险
东城劳动仲裁律师解答如下:
在加班费争议中,用人单位应注意以下几点: 1、建立规范的加班审批制度: 确保加班申请流程明确,审批程序规范,加班事实有法律依据。加班申请单的填写与审批流程应予以规范化,确保法律合规。 2、工资确认制度的建立: 建议设定固定的节点,通过书面确认工资明细,避免因工资计算不清而产生纠纷。及时核对工资明细,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障。 3、公示与告知: 加班审批制度的制定应遵循合法程序,确保公示或适当的告知,使劳动者明确权益与责任。入职培训或员工手册可以是传达制度的方式。 4、保留相关证据: 用人单位应妥善保存打卡记录、工资支付记录等相关证据,以备争议时使用。
应更加重视日常的用工管理和薪酬制度设计
为了优化用工成本,雇主可考虑调整员工薪酬结构。在不同薪酬结构下,加班成本的计算方式也会有所不同。 在不调整薪酬结构的情况下,
假设员工月薪为6000元,并且在本月内有10个小时的延时加班。根据计算,加班费用为:加班费 = 6000元 ÷ 21.75天 ÷ 8小时 × 10小时 × 1.5倍 = 517元。这意味着本月员工的总成本为基本工资6000元加上加班费517元,总计为6517元。
然而,如果我们将员工A的薪酬拆分为基本工资、岗位工资和固定加班费三个部分,分别为3000元、2400元和600元。虽然薪酬构成发生变化,但总额仍为6000元。在这种情况下,由于固定加班费的存在,加班费的计算基数调整为5400元。因此,正常加班费的计算公式为:加班费 = 5400元 ÷ 21.75天 ÷ 8小时 × 10小时 × 1.5倍,计算结果为465元。鉴于总薪酬已经包含600元的固定加班费,本月无需额外支付465元的加班费。综上所述,员工A本月的总成本为6000元。
通过调整薪酬结构,不仅可以优化加班成本,还可以更好地控制总用工成本,提供雇主灵活的管理策略。 通过建立合规的加班审批制度、完善工资确认程序、保留证据等方式,用人单位可以降低因加班费产生的风险。劳动者也应自觉维护自身权益,了解相关法律法规,合理主张加班费。通过双方的合作,加班费的争议可以得到有效的预防和解决,劳动关系也会更加和谐与稳定。
律师建议:【要评估该不该申请劳动仲裁】 既然选择了打官司关注点要在以下两个方面,1、案子要能赢,这个在仲裁前要有一个大的概率2、要能拿回钱,也就是公司有履行能力,现在很多案件是执行不能的,公司没有钱赢了案子也白搭,只有这两个条件都具备才有趣打一场官司的必要。 我们日常遇到太多的案件,因为公司支付能力的问题本身并不值得打,但劳动者没有事先评估,或是找的律师不够专业没有替劳动者去分析这个问题,出现了,案子赢了,请了律师,花了钱,案子却执行不回来,尴尬不。为避免此种情况本站有根据案件结果付费的代理模式,律师费在收到案款后再支付,大大减少劳动者维权风险。有需要的当事人可咨询我们东城区劳动仲裁律师了 微信:17090088686。